UID:893076
“法官,我马上去筹钱,再宽限几天吧……”近日,收到法院的拘留预警后,失信被执行人刘某一改往日消极“躲债”态度,积极筹措资金,履行了还款义务。
2023年10月,来自河南的刘某向我市一家五金店采购货品。因与店主王某相识,他写下一张10万元的欠条,以先拿货、后结账的形式,陆续从店里提走了累计总价值11万余元的货品。一个月后,王某向刘某讨要货款,刘某以手头资金紧张为由,向王某支付了1万元,表示会尽快把剩余部分还上,但一拖就是数月。在多次催讨无果后,2024年9月,王某到法院提起诉讼。
经调解,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由刘某在当月底前清偿货款。
然而,在陆续支付了3万余元后,刘某又开始找各种理由拖延还款,之后索性收拾包袱回了河南老家。无奈之下,王某就剩余6万余元货款,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今年2月,执行法官对刘某的财产状况展开全面调查,并多次电话联系刘某要求其履行还款义务,刘某仍旧使用“拖字诀”:“我真没钱,把我抓起来我也没钱……等有钱了我会还的。”
今年4月,法院依法对刘某发出拘留预警,要求其限期履行义务,逾期未履行,即对其采取拘留措施。收到《预拘留通知书》后,刘某顿时慌了,立即联系执行法官,表示会尽快还款,并主动写下了还款承诺书。近日,刘某已将剩余6万余元拖欠货款还给了王某。
“诚信是立身之本,失信处处受限。”法官提醒市民,为人处世要将诚信放在首位,切勿因鼠目寸光而失信,毁了名声,甚至失了自由。
rnmWw#
来源:竞舟
UID:1528795
UID:29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