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893060
"F =NDF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
水上活动成了不少人的首选
然而,在追求清凉与欢乐的同时
绝不能忽视安全问题
关于溺水,请大家切勿相信谣言
以下几点需要知道↓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谣言:溺水后都会瞎扑腾并大声呼救。
真相:真正的溺水是快速而无声的。溺水时,溺水者的手臂忙着划水,很难伸出水面;鼻子、嘴巴时浮时沉,想呼救也很难发出声音。
eBH:_Ls_-^
▌谣言:会游泳、水性好就不会溺水。
真相:切勿以为会游泳就很安全。每年夏天都有游泳溺水身亡的事故发生,在溺亡者中也有会游泳、水性好的人。
x6)qs-
▌谣言:“倒挂控水法”能救溺水者。
真相:倒挂控出的水大部分是食道和胃中的水,对于溺水者来说,最致命的是吸入肺部的水。“倒挂控水法”不仅无法排出肺内的水,还可能把胃里的食物弄进气管,进一步增加阻塞呼吸道的风险,尤其是对于心搏骤停的溺水者而言,倒挂控水还会造成心肺复苏延误,增加死亡率。
mlxtey6H3
▌谣言:有游泳圈就不会溺水。
真相:充气式塑料游泳圈并不是专业的漂浮装备。当水流发生变化、未抓住游泳圈或者充气游泳圈漏气时,很可能酿成溺水事故。
Y&1N*@YP
▌谣言:只要获救,溺水者就安全了。
真相:当溺水者吸入过多的水,就会引起呼吸并发症,进而引起继发性溺水或干溺水。此时,哪怕溺水者已经获救上岸,如果不及时跟进治疗,液体积聚仍会导致呼吸窘迫、脑损伤(脑缺氧)甚至心搏骤停。
3G[|4v?[<_
▌谣言:只要水面平静,下水就不会有危险。
真相:实际上,水底情况很复杂。特别是水库、池塘、河流等野外水域,暗流、暗礁、水草、沟壑等每一项都可能对人造成生命危险。
"=w:LRw
▌谣言:只要会游泳,就能下水救人。
真相:溺水者出于求生的本能可能会死死抓住任何东西。因缺乏救援经验,热心群众贸然下水救援反被拖入水中的惨剧时有发生。非受过专业训练或者非经验丰富者,切忌下水救人,应尽量使用长竿、漂浮物等工具实施救援。
Er;q s *f
▌谣言:溺水只发生在野外。
真相: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可能发生溺水。游泳池、家里的浴缸和水池等都是孩子溺水的“隐形杀手”,未成年人在水边玩耍时,应时刻处于大人的视线范围之内。
舟山公安发布重要提醒!
水下环境复杂
夏季水边游玩务必注意
各类警示标志和提示
要在划定的安全区域内游玩
不要擅自前往湖边、水库等危险区域游泳
提前了解掌握自救知识
xG;;ykh.]
连日来,我市公安部门
多措并举开展防溺水工作
切实打好防溺水“组合拳”
实战演练
图片:640.jpg 2F+"v?n=\
图片:640.jpg
图片:640 (1).jpg
图片:640 (2).jpg I 12Zh7Cc:
图片:640 (2).jpg
连日来,全市各级公安机关通过无人机抛投、水上救援机器人、双协同救援等科目演练,进一步提升民警辅警水上救援应急处置能力,为应对涉水救援及应急抢险救援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1c{m rsB
精准宣防
vV xw*\`<6
图片:640 (3).jpg 74ho=
图片:640 (3).jpg
图片:640 (4).jpg U)xebU.!S
图片:640 (4).jpg
图片:640 (4).png }hsNsQ
图片:640 (4).png
全市公安机关组织警力,通过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现场模拟、安全讲座、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开展防溺水宣传活动,让群众通过沉浸式体验,牢记防溺水安全知识,强化安全防范意识,提升紧急避险、自护自救能力。
DZ @B9<Zz{
如何安全玩水?如何落水自救? dk^j v +
这些干货请收藏↓
图片:640 (5).jpg YKz#,
图片:640 (5).jpg
图片:640 (6).jpg v6|j.;
图片:640 (6).jpg
图片:640 (7).jpg )Q62 I\
图片:640 (7).jpg
图片:640 (8).jpg BT&R:_:
图片:640 (8).jpg
图片:640 (9).jpg Ims?
图片:640 (9).jpg
rFGPS%STS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大家在外出游玩时一定要
注意安全
防止悲剧发生!
R `Fgne$4
Zf1 uK(6X
来源丨舟山市公安局
UID:164172
UID:300701
UID:225569
UID:187304
UID:657513
UID:1470950
UID:187704
UID:556756
UID:1442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