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837197
“我的学历不是特别高,没想到能评上高层次人才,这对我们一线技术人员是很大的激励!”近日,舟山市7412工厂中心实验室工程师徐立军收到一份“大礼”,通过了定海首批“产业说了算”人才自主评价认定,成为定海区特优人才(G类),将享受每月1000元政府津贴等多种专享服务保障。
入职7412工厂2年的徐立军,是单位里的技术“达人”,主要负责企业新产品在开发阶段相关实验的开展与确认。他已有5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成功,4篇专业性论文在国内核心期刊顺利发表。但是受限于学历、职称等人才评定限制,按照之前的政策徐立军无法享受相应的人才待遇。
这次徐立军之所以能评上产业人才,得益于定海区今年创新推出的《定海区“产业说了算”人才自主评价认定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围绕海洋产业发展所需,定海打破人才认定“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隐形门槛,构建“产业说了算”人才自主评价认定体系,推举一批社会公认、业内认可的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全面激发产业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谁是人才,产业说了算。目前,像徐立军这样获评产业人才的,在定海共有16名。他们来自海洋电子信息、新材料、船舶修造、粮油精深加工等8家企业。
浙江兴业集团也有2名企业管理人员获评。该集团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批人员在单位工作了20余年,从一线员工起步一直做到管理层。“论学历,他们只有专科水平,但是从能力上看,是企业不可或缺的骨干。”该负责人表示,新政策提升了企业在人才评定中的话语权,让企业在老员工激励、新员工招聘、企业生产创新等方面底气更足。
据了解,定海有2000余家工业企业,约占全市的40%。如何帮助企业引育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建设高素养劳动者队伍,是打造现代化新定海亟待解决的问题。定海区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办法》创新设置了多种认定渠道,包括企业自主认定、行业专家举荐、社会组织推荐3种形式,将选才用才自由交还给产业,进一步降低海岛引才、留才“门槛”。
根据《办法》,定海还把通过自主认定渠道评定的人才,纳入人才库统一管理,并给予周转住房、政府津贴、子女教育、生活提优等专享服务保障,全力解决人才安家生活“关键小事”。
此外,定海还鼓励自主认定人才以顾问专家、特聘人才身份加入校地企合作创新平台,进一步推动高校院所与特色产业创新融合,引导优质创新资源与产业接轨,为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图片:13241268011397.jpg
来源:竞舟
UID:1066166
UID:164172
UID:5748
UID:187704
UID:1034010
UID:556756
UID:1001258
UID:480396
UID:1354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