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1521368
“现在阿拉喝上了‘上海水’,好喝又不愁断水!”11月4日10时许,嵊泗县五龙乡边礁村村民叶腰君拧开家中水龙头,开始淘米洗菜准备午饭。同一时刻,嵊泗自来水厂泵房内,实时跳动的大陆引水管道瞬时流量计上显示出“441.3”的数据。
“以每小时440立方米左右的流量引水上岛,意味着嵊泗县大陆(小洋山)引水工程日供水量达到了1万立方米。”嵊泗县自来水公司总经理陈波海介绍,目前嵊泗日用水量最高峰为1.4万立方米,加上海水淡化水的补充,可完全满足当地居民生活用水需求,标志着嵊泗正式告别“船装水”时代。
图片:174_1521368_1762305627275630.png qi,) l*?f
图片:174_1521368_1762305627275630.png
浙江省常年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作为浙江陆域面积最小的偏远海岛县,嵊泗县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又只有全省的1/10。据统计,近20年,嵊泗共发生40余次干旱,5至10年即遇一次严重旱灾,居民基本生活用水主要靠从上海、宁波等地用船装运。
叶腰君今年55岁,自从有记忆开始,一遇旱情,哥哥姐姐就去井边排队,而她则坐在水桶里吊至数米深的井底,一点一点地在井底沙砾中“挖水”,挑回来的井水也是又咸又涩。
“滴水贵如油”。缺水时,嵊泗居民供水限时限量,超过限量的水价每立方米达15元。
寻找“水源”,嵊泗人锲而不舍。至此,一场持续20载的“水源革命”开启。专家调研、勘测、论证,省、市、县各职能部门接力,嵊泗大陆引水项目最终被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2021年,浙沪两地实施战略合作,总投资4.77亿元的嵊泗大陆(小洋山)引水工程开建。
“潜海穿山”引甘泉。铺设海底管线34.04公里,从小洋山跨海延伸至嵊泗本岛。其中,在离小洋山薄刀咀岛2公里处,采用了国内先进的陆对海定向钻工程,创下“水下穿针引线”的奇迹。
去年2月5日,嵊泗大陆(小洋山)引水工程全线通水开始试运行。时隔8个月后,又启动了上海段扩容工程,并于今年9月底完工。“这是目前浙沪唯一的跨海供水项目。”上海同盛水务有限公司经理张新华介绍,扩容后,上海方日供水能力增加5000立方米。
“今年截至目前,总引水量为160万立方米,预计明年在250万至280万立方米。”陈波海说,目前嵊泗居民用水价格已降至每立方米4.3元。
K}l3t2uk
来源:竞舟
UID:559363
UID:1033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