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1694260
UID:559363
6侬:[表情] (2025-10-29 09:44) m d:$OC3
UID:1033861
UID:1528033
sun大物师:直至1987年,舟山升格为地级市后才脱离宁波行政管辖。这句话出处在哪里?明显不对,豆包上自己去看看。 (2025-10-29 14:36)
舟山成为地级市是在1987年,我们舟山市原舟山网负责人林上军、原舟山市地名办主任王建富联合署名写过一篇文章,标题是《甬舟本曾骨肉连》,他们,尤其是原舟山市地名办主任王建富是专门研究考证地理历史的,原舟山市地名办主任王建富有自己专门的工作室,就算退休了,只要自己活着,研究考证地理历史是不会停地,他们的这篇文章,网上有的,现在截取一段:
地名变迁 阐释甬舟渊源
舟山别名翁山、翁洲、昌国。现辖定海、普陀2区和岱山、嵊泗2县。唐开元二十六(738)析鄮县东境置翁山县,属明州。治镇鳌山下(今属定海区昌国街道)。大历六年(771)废。
北宋熙宁六年(1073),原鄞县县令王安石,奏请宋神宗帝恩准在旧翁山县地重建部队县治——“昌国”。其意在“东控本,北接登莱,南亘瓯闽,西通吴会,实海中之巨障,足以昌壮国势焉”。析鄞县东境置昌国县,仍属明州。明初实施海禁后,昌国卫又内迁到了宁波的镇海、象山。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为昌国州,属庆元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为县。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撤销了昌国县,将原昌国县管辖的舟山群岛改隶于定海县,这个延续了300年。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农历五月,舟山镇总兵黄大来会同浙江巡抚赵士麟等,向上提出了在舟山群岛重设县治的建议。翌年农历五月,康熙批示,“山名为舟,则动而不静”,舟山与宁波相邻,海定才能波宁,下诏改“舟山”为“定海山”,并亲自挥毫写下“定海山”三个大字,赠赐给地方官员,此匾(复制品)现藏于定海御书楼。于是,根据康熙的指示,清代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批准在舟山群岛设立定海县,属宁波府。并将始建于后梁开平三年的原定海县(现宁波市镇海区及北仑区)改为镇海县。道光二十一年(1841)定海县又升为定海直隶厅。宣统三年(1911年)改厅为县,直属于省。
不变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进入20世纪,舟山的隶属频繁变化。1914年改隶会稽道。1927年废道,直属于省。1936年属浙江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47年改为第三行政督察区,次年改为第二行政督察区。
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舟山大部分岛屿属宁波专区。1953年析定海县为定海、普陀、岱山3县,与自江苏省某专区划入的嵊泗县合置舟山专区。1954年增辖原属宁波专区的象山县。1958年撤舟山专区,象山县复归宁波专区,合定海、普陀、岱山、嵊泗4县为舟山县。1962年复置舟山专区。1967年改为舟山地区。1987年设舟山市。以舟山群岛建市得名。“舟山”原为县治南面的小岛,“有山翼如,枕海之湄,以舟之所聚,故名舟山 。”
sun大物师: cr{dl\Na 直至1987年,舟山升格为地级市后才脱离宁波行政管辖。这句话出处在哪里?明显不对,豆包上自己去看看。 sk. rJ
我把我们舟山原舟山网负责人林上军和我们舟山原市地名办主任王建富联合署名的文章《甬舟本曾骨肉连》的其余部分也分开转到这里:
如果两个区域有边界相连,肯定有说不尽道不够的渊源故事。宁波和舟山隔海相望、一衣带水、齿唇相依,自然少不了值得回味的历史故事。
舟山至今有“甬”的影子
宁波有条甬江,众所周知;舟山有个甬东,却鲜为人知。
这个甬东位于舟山本岛中间地带,处定海城区东面,它与当年的吴王夫差还有些故事。据《左传·哀公二十二年》记载:冬十一月丁卯,越灭吴,请使吴王居甬东。说的是春秋时期,当年的吴王夫差牢记越国之仇,卧薪尝胆,终以三千精兵吞并越国;然而,因为好大喜功、放松警惕、北上争霸,最后被越国勾践反戈一击,落得流放甬东的命运。
史书记载,舟山定海县(旧名昌国县)也曾是宁波府(明州府)下属的一个县,到现在还有人误以为甬舟是隶属关系,四大佛教名山普陀山似乎也在宁波境内。
甬舟处中国海岸线中心,向来是长江出海口与国际航道的重要交汇处,因此这一带部分海区及岸埠的海上贸易要比其他地方发达。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初,设置了鄮县——一个因贸易而生的城镇。其时,舟山群岛虽然早已有人居住,但还处在默默无闻,偶见于商人和方士口中的“海上仙山”。因为没有专有的地名,商人和方士们往往以“甬东”和“海中洲”来泛指包括舟山群岛在内的海上岛屿。也就是,估测一下是甬江东面的那个地方和海面上的那些岛屿。
这个“甬东”之名,一方面凸现了舟山与宁波距离之近,另一方面也说明很早以前的舟山海岛,因为交通相对不便、人居稀少、文化缺失,终究还是一个被边缘化的岛居。
甬舟一体化 正当其时
登上舟山南部诸岛,尤其是晴朗天气,宁波北仑一带岛屿海岸仿佛触手可及。与宁波北仑、镇海咫尺之遥的六横岛、金塘岛,与宁波渊源深厚。据说六横大部分居民的祖先来自宁波;金塘岛居民与宁波方向通婚的很多。以前这两岛与舟山本岛交通不便时,百姓买卖活动多往宁波走,因为那边近、货物也多。1997年8月24日,舟山、宁波两地的20余位文史研究工作者到六横台门悬山岛实地考察,并在此举行张苍水蒙难地学术研讨会。今年金塘梨花节的文艺演出团队,就邀请宁波演员过来;六横人对于和宁波梅山、柴桥架跨海大桥,夙愿已久,望穿秋水,现在宁波这边终于动起来了。甬舟铁路前期正紧锣密鼓。
“甬”结同心、风雨同“舟”。近年来,随着宁波舟山港一体化、甬舟跨海高速开通,宁波与舟山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增多,民生公共服务同城化步伐持续推进。尤其是随着“宁波舟山一体化”写入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甬舟两地高层互访、民间交流更加频繁,无论是教育卫生合作、港口项目开发,还是旅游产业协作、生态流域保护等,各个方面均有较大动作。舟山人喝的水,相当一部分还是从宁波这边通过海底管道输送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