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1521370
首店经济已成为各地角逐的新赛道,也成为城市消费能级及商业活力的标志之一。
近日,浙江省商务厅等7部门印发《加快推进首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于9月13日施行,浙江“首店经济”版图也进一步明晰。根据方案,到2027年全省将新增2000家首店。
正站在消费升级的风口,舟山如何以首店经济为钥,打开激发消费能级、重塑商业格局的新大门,是值得思考的话题。
多点开花,点燃商业新热度
夜幕降临,舟山宝龙广场人头攒动。
90后母亲王欣欣推着婴儿车,手中握着一杯新开业的网红奶茶。“这里总有新品牌让人眼前一亮,连奶茶都有好几家新店可选。”她说,等会想去找个新店吃晚饭。
在东港凯虹广场,即便是过了饭点,“山缓缓”门口仍有不少人在排队。今年6月,“山缓缓”在东港凯虹开设了舟山首家门店。开业当天,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店门口早早便排起了长队。
几个月下来,“山缓缓”品牌热度不减,成为东港凯虹的热门打卡地和舟山美食界的新宠儿,店里的生意依旧火爆。“这家店引进得蛮顺利,我们是希望通过品牌带来流量,他们决定来舟山开店,则是基于东港本身的旅游资源考虑。”浙江凯虹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贺经理介绍。
近年来,舟山首店经济呈现蓬勃态势,餐饮、零售、娱乐、生活服务等领域均有知名品牌首店入驻,既为消费者带来新鲜体验,也让城市商业活力持续迸发。
在定海凯虹广场,“王春春鸡汤饭”作为全国连锁品牌的舟山首店,堂食与外卖双火爆。市民张女士直言:“不用去外地就能吃到特色连锁美食,价格实惠,我常来光顾。”而在舟山宝龙广场,优衣库等时尚零售品牌的区域首店,成了年轻人的“打卡地”。
据统计,今年截至目前,凯虹集团已引进18家首店品牌。这些首店不仅填补了舟山部分商业业态的空白,更以差异化体验吸引客流,让商圈人气持续攀升,推动城市商业品质稳步提升。
在舟山宝龙广场相关负责人余红飞看来,“首店生产力”就是超级竞争力。最近宝龙广场刚刚上新的“王社长街边烤肉食堂”与“小牧牛自助火锅”皆为自创品牌的浙江省首店;“梅果”“小菜园”“老乡鸡”“本就”“满丼肉剧场”“乔杉杉”等为舟山市首店。今年7~8月,舟山宝龙广场新开店铺首店占比达到了70%。
筑巢引凤,特色与政策双驱动
“之前在普陀山的时候喝过,非常好喝,没想到开到了定海,经常会过来买一杯。”在芙蓉洲路刘鸿生故居内,定海市民朱园颖和朋友在此喝着“提福”奶茶。
提福品牌是舟山的本土品牌,2024年10月在普陀山开了首家旗舰店,以“祈福、安福”为核心理念,凭借独特的文化定位成为普陀山的网红打卡地标。
今年6月,“提福”奶茶首家舟山本岛自营门店开业;8月2日,“提福”奶茶在定海古城的核心腹地——芙蓉洲路刘鸿生故居又迎来品牌在定海的首家门店……一家家连锁门店相继推出,足以说明以“茶饮+文化体验”构建的文化消费新场景赢得了市场青睐。
前不久,位于定海云廊仰天碗的“一座岛”咖啡文创空间正式营业。“一座岛”是本土品牌,此前已经有多家门店,这家品牌以精品咖啡为核心,整合舟山本土文创产品,并定期举办各类活动,形成了“咖啡+文创+生态”的丰富体验。
图片:174_1521370_1757985912587556.jpg ,9^wKS!7$
图片:174_1521370_1757985912587556.jpg
n{J<7I e"*
图源 定海山
不难发现,首店经济与舟山海洋文化、海岛风情深度绑定,不断结合舟山精品技艺开发文创产品,如今一批批本土的海景民宿、创意网红店等已经成为游客与市民青睐的打卡地。“本土品牌的优势在于更懂本地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像我们一直在根据客户的反馈进行调整和升级。”本土咖啡品牌“Shesay”的主理人李思瑜说道。
舟山首店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得益于各方的精准扶持,共同为品牌落地与成长保驾护航。
比如,在政企协同培育首店经济的背景下,舟山宝龙广场一直在声量打造上为首店赋能。从首店首发仪式与新店试吃会的仪式感营造,到#舟山首店#话题的社交媒体裂变,再到会员系统定向推送推荐,数据显示,该模式下首店热门品牌曝光量均100万+。
政策端,舟山围绕首店引进打出“组合拳”。比如,定海区借省级夜间经济样板城市创建与“两廊一城”建设,融合首店经济与本土文化,借力定海古城发展势头,不断扩大品质业态规模、提高首店比例。
以首店经济破题,激活消费新动能
位于茶山浦水街的舟山花园豪生酒店,不日将开业。这也是温德姆酒店集团旗下的豪生酒店品牌的舟山首店。“作为首批落户茶山浦的高星级酒店,我们能享受到最高的关注度、最优的政策支持。”该酒店总经理黎志伟坦言。
在黎志伟看来,“首店经济”的内核在于差异化与稀缺性,避免同质化竞争。舟山不缺海景酒店,缺乏的是富有“城中度假”和“新潮国风”相融合并深植于本土文化肌理的高品质住宿酒店。而茶山浦水街的“非遗文化”主题,为酒店提供了打造一个“有故事、有灵魂、可体验”的首店的绝佳舞台,并借助温德姆旗下豪生品牌在浙江的影响力为舟山服务业注入新的活力。
舟山发展首店经济,其实早有探索。早在十多年前,东港凯虹广场开业时,招引的“舟山首店”约占5成以上。如必胜客、星巴克、屈臣氏都是第一次进舟山。当时300多个百货品牌中,首次进驻舟山的不乏卡地亚、欧米茄、施华洛世奇等国际知名品牌商品;如今舟山宝龙广场同样靠高比例新品牌,点燃消费者“尝鲜”热情。
但随着市场品牌迭代加速,首店比重下降成必然,如何将首店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消费力,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杭州东站万象汇“红叶李风物料理”全国首店,依托政府精准消费者画像,推出适配年轻群体与旅客的产品,实现日均5万元营业额;“佩姐重庆火锅”浙江首店落地杭州湖滨商圈后,三年拓展至6家分店,月接待量超10万人次……这些案例表明,精准市场定位、优质营商环境、持续消费黏性培育,是首店经济行稳致远的关键。
舟山如何加快培育首店经济,激发消费能级提升?新区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薛晓波认为,可从政策、特色、环境三方面发力,尤其是完善政策支撑。我市应明确首店认定标准,重点提升浙江、长三角、全国首店占比。在重大展会期间为高端品牌提供免费宣传资源,并出台针对性引进奖励政策。
相关人士也建议,舟山可依托本土品牌建设“舟山制造”体验店与“舟山文化”特色首店;联合抖音、快手等平台助力本土品牌“出圈”,形成国潮首店集聚区;以定海古城、茶山浦水街为载体,吸引品牌举办发布会,开发舟山元素文创产品。
此外,在优化发展环境方面,推动商圈提质升级,推动传统商圈业态更新;打造沉浸式体验店与打卡点,拓展多元消费场景;建立首店经济评价体系,避免盲目跟风,确保品牌与商圈氛围契合。正如黎志伟所说,这是一次品牌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的双向奔赴。
今后,随着政策体系的愈发完善、特色场景的持续拓展以及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舟山首店经济必将突破短期流量的局限,转化为持久的消费动能。
B8NOPbT
来源:竞舟
UID:1033861
UID:1012333
UID:1526323
UID:559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