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323565
核心提示:金秋九月,天气转凉,加之学校开学、人员流动增加,各类传染病传播风险上升。市疾控中心结合当前传染病流行特点,提醒市民重点防范新冠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手足口病、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以及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虫媒传染病,为您送上这份科学防护指南。
呼吸道传染病:
警惕新冠与流感
●新冠病毒感染: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部分患者伴有鼻塞、腹泻等症状,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
●流行性感冒(流感):突发高热(可达39~40℃),伴随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需特别防范。
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
减少聚集:避免前往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必要时佩戴医用口罩。
增强免疫: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居家和办公场所定期通风。
肠道传染病:
严把“病从口入”关
●手足口病:5岁以下儿童易感,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斑丘疹或疱疹,需警惕托幼机构聚集性疫情。
●细菌性感染性腹泻:食用未煮熟或不洁食物易引发呕吐、腹泻,沿海地区需注意副溶血性弧菌感染。
手卫生: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务必彻底洗手。
饮食安全:生熟分开,食物充分加热,剩菜冷藏后需彻底复热。
环境清洁: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玩具、门把手,及时清理垃圾,室内每日通风2~3次。
虫媒传染病:
防蚊灭蜱不可少
●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典型症状为高热、皮疹、头痛、肌肉痛、关节痛;基孔肯雅热除以上症状外,以手腕、手指、踝关节等小关节疼痛更为明显。近期有东南亚、广东等地旅居史者需警惕。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蜱虫叮咬可致高热、乏力、明显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有出血倾向,野外活动时需加强防护。
户外防护:穿长袖衣裤,裸露皮肤涂抹驱蚊剂;定期检查宠物是否携带蜱虫。
叮咬处理:被蜱虫叮咬后勿硬拔,用酒精涂抹后,用镊子垂直取出,及时消毒就医。
居家灭蚊:清除积水容器,水养植物定期换水,安装纱窗纱门,夜间使用蚊帐或驱蚊液。
健康监测:有东南亚、非洲、广东、广西等地旅居史的人群,应做好日常防蚊灭蚊措施;如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诊并主动告知旅居史。
ad^7t<a}<
-END-
【健康舟山】
UID:640136
UID:1447722
UID:1033861
UID:1443001
UID:291584
UID:1078516
UID:1377105
UID:945550
UID:946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