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1521368
新的学期即将到来
骗子们又开始“蠢蠢欲动”
近期
舟山有家长遭遇
“冒充老师”收费诈骗
+4qU>
图片:174_1521368_1756194778641652.png %ow^dzW
图片:174_1521368_1756194778641652.png
p fT60W[m
8月23日
某小学建立的新生班级钉钉群
骗子借机混入,在群内发了一个
“老师邀请你填写入班登记表”的链接
几位家长信以为真
通过这个链接填了相关信息
并按要求加入了一个新的群聊
新群内,“班主任”要求缴纳
“学杂费、体检费”共575元
并附上支付二维码
?okx<'"[
图片:174_1521368_1756194780301528.png a9U_ug58
图片:174_1521368_1756194780301528.png
与此同时
群内还有一人自称是“数学老师”
让家长配合“班主任”的工作
流程看似正规
导致5名家长在半小时内扫码支付
共被骗近3000元
所幸群内有家长起了疑心
向学校老师核实情况
真正的群主老师
立即在群内发布消息
告知家长有人冒充老师骗钱
并将骗子踢出群
Dyg?F )6
图片:174_1521368_1756194781635053.png g(ogXA1
图片:174_1521368_1756194781635053.png
警方提醒
1.经与教育部门核实,学校不会在群内通知收取任何费用,班主任老师不能以个人名义发二维码进行收费。
o "z@&G" ^
2.任何在群内通知需要付费的,第一时间向学校和班主任电话联系核实。
$`VFdAe
3.请广大家长提高警惕,如遇此类情况请拨打“96110”进行咨询。
57,dw-|xi
TDt Amk
新学期来临
师生家长
请警惕以下几类诈骗类型
nFRsc'VT
编造缴费通知
6oD\-H
骗子通过盗取或克隆老师、家长的微信、QQ等账号,混进家长群,利用家长对老师的信任,假借老师之名,以需要缴纳服装、教材、资料等费用为由实施诈骗。
注意:家长在收到班级群发的缴费信息时,不要急于汇款,一定要通过电话向老师核实清楚缴费情况。同时,老师要开启入群验证功能,避免陌生人随意加入群聊。
假冒子女身份
mQ~:Y
骗子盗取学生的微信号、QQ号后,冒充学生本人向其父母要生活费,或者以发生意外、生病等为由,要求家人转账汇款。
注意:凡是孩子通过手机短信、QQ、微信等联系要求转账汇款的,一定要谨慎,务必与孩子本人视频沟通或当面核实,以防钱财损失。
谎称孩子出事
!CUoHTmB
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家长通讯录,冒充学校老师打电话给学生家长,假借 “孩子身体不适或上课途中突发疾病急需医药费”等理由,趁着家长慌乱的情况下催促转账,以此骗取钱财。
nV_8K e
注意:家长一定要存好老师的电话,接到类似电话时要保持冷静,先联系学校老师或当事人,不要盲目汇款。
谎称发放助学金
5nlMrK
骗子冒充学校或教育局工作人员,谎称有针对贫困学生的助学金,提供信息办理相关手续便可将助学金转入家长账户。在获取相关信息后,他们又会以缴纳相关费用为由,让家长转款实施诈骗。
X"aEJ|y
注意: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政策信息通常会通过学校官方渠道(如官方网站、公告栏、班级群等)发布,不要轻信非官方渠道的信息,不要向陌生账户汇款。
CC^E_j T
面对这些骗局
师生家长该如何防范?
YDC&u8
H%F>@(U
家长怎么做?
1.家长要学会分辨信息的真假。不管是在微信群还是QQ群,家长收到任何需要扫码或转账缴纳学费的消息时,切勿急于汇款,一定要先与班主任或校方核实真伪;
2.对于涉及个人和孩子隐私的信息,尽量避免发在家长群或者其他公开的网络平台,也尽量不要提及孩子具体的姓名、班级等详细信息;
3.若有新添加的好友,务必核实对方身份后再进行添加。
\ I`p|&vG
学校、老师怎么做?
1.学校和老师要加强联络群及进群二维码的管理。家长群应开启入群验证功能,并实行实名制,对每一位入群的成员身份进行审核,避免陌生人随意加入,同时,避免通过公开途径发布联络群二维码,让诈骗分子有可乘之机;
2. 一旦发现身份可疑人员,及时清除出群;
3.同时,要求群成员谨慎发言,不乱发、乱点链接,不轻易向无关人员转发其中的重要文件通知等等。
让我们共同提高反诈意识
守护校园安全
迎接平安新学期
6Jz^
9uk<&nqx
来源:竞舟
UID:1512418
UID:390829
UID:1147251
UID:298705
UID:1012333
UID:1442494
UID:1485209
UID:946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