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893076
一个夏日的午后,循着门牌号,记者找到了勾山街181号。门帘上“崔氏钟表维修部”的字样儿,与周边琳琅满目的招牌比起来,显得并不起眼。
图片:640 (2).jpg Sc!]M 5
图片:640 (2).jpg
推门进入,小小的空间挤满了人,70多岁的崔定法师傅正忙前忙后、走路生风,时不时跟顾客寒暄几句,笑声爽朗……
图片:640 (3).jpg N6K%Wkz
图片:640 (3).jpg
半晌儿,店内终于安静下来,记者搬来小凳子,坐在崔师傅对面,听他慢慢述说起自己的故事。
pkTg.70wU
指针转动的人生起点
苦难催生的手艺
“我爸爸是宁波人,也是钟表修理师,那还是在抗日战争的时候……”崔师傅的声音带着岁月沉淀的痕迹。
h1O^~"x
1940年前后,战火纷飞。崔师傅的奶奶坐船去上海跑单帮谋生,不幸遭遇日军轰炸,离开人世。彼时,年仅十多岁的父亲骤然失去母亲,家中顶梁柱爷爷又失业,生活瞬间陷入困顿。
}xhat,9
“当时我爸爸就想着,还是学点手艺,战争年代,手艺还能傍身。”
5'iJN$7
那是一个手艺人身价卑微的年代。
m BW E^
父亲在宁波东门口一家钟表店签下“关书”,日常除了学技术,还要干各种杂活、粗活,买米、洗衣服、照料东家孩子……甚至承受无端打骂。
70pt5O3]
就是在如此苛刻的环境下,少年苦练本领、钻研技艺。出师后,父亲前往舟山,成为定海“享得利”钟表行的早期师傅之一。
eyq\a'tyB
图片:640 (4).jpg YbCqZqk
图片:640 (4).jpg
>!u@>
x~1.;dBF
60年光阴的精密刻度
从少年到古稀
S}fU2Wi
没几年功夫,父亲又在勾山扎根开店,生养了七个子女。
QY14N{]T\p
作为家中长子,崔师傅从小就在父亲的钟表修理台边长大。那细如发丝的零件、需要屏息凝神才能操作的精密工具,成了他孩提时代的记忆。
"s-e) svB
13岁,为帮父母减轻家庭负担,小学还没毕业的他正式随父学艺。
< 3?T^/8
1966年,他跟随父亲的脚步,进入当时的手工社。这个综合性组织汇聚了各类匠人,崔师傅除了精进钟表修理,还掌握了车工、技工等机械技术。
Ce&nMgd~
90年代,他曾带着手艺前往沈家门发展,还购置了房产。但彼时,父亲日渐年迈、需要照顾的召唤,让他毅然回到勾山,守着父亲传下的老店和手艺,一守就到了今天。
o=/Cje
“我中间也做过其他行业,但钟表维修一直没断过。从10多岁学徒开始,到现在,60年了。”他平静地陈述着这个惊人的时间跨度。
Twqkd8[
退休?他笑着摇摇头:“手里的技术也有,客户也需要我,我就还得做。”
! C}t)R]^
这张伴随他多年的工作台,见证了他从青涩少年到古稀老者的全部时光。
^Ej4^d
图片:640 (1).png /P_1vQq
图片:640 (1).png
指尖上的“江湖”
匠心与敬畏
在崔师傅看来,修理钟表远非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是一场对脑力、眼力、心力与手部稳定性的严肃考验。
b _Q:v&
“每天店门一开,我会先活动活动筋骨,手指、眼睛、肩膀……都得准备好。”
C\.mv |aW~
一枚比小米粒儿还小的螺丝,在放大镜下才能看清纹理;一个细微角度的偏差,可能导致昂贵的名表彻底失灵。
Jt-s6-2
图片:640 (5).jpg - ^A =U7
图片:640 (5).jpg
?t;>]Wo;
他坦言,面对动辄几万、十几万的腕表,心理压力时刻存在。“不同品牌的手表,像劳力士和普通的牌子,那心理状态肯定不一样。”
Xx l>,QUA
每一次拆解与组装,都是对“静心、细致、零差错”的极限挑战。
)HZUCi/F]
但他也享受这种挑战,尤其当一块被判定“修不好”的疑难杂症手表送到面前,他修好了,那种成就感和激动,无法用任何语言形容。
\=n0@1Q=>
图片:640 (6).jpg O<}^`4d
图片:640 (6).jpg
f1eY2UtWQ
顾客那句“手表修不好?找崔师傅呀!”的口碑,是他最珍视的勋章。
gkxEy5c[
60年来,从上海牌、南京牌的国产机械表,迭代到石英表、电子表,再到劳力士、欧米茄等世界名表,崔师傅对手表工艺的钻研永无止境。
s=)0y$
“活到老学到老!”
do3 BI4Q
他强调:“为啥金庸笔下的武者,也有武林高手和平庸之辈之分?修钟表也一样,爱学的、肯学的,就会出挑。”
[h"#Gwb=;
从粗活儿到精细活儿,从模仿到游刃有余,修理钟表的技艺,崔师傅在用一生的时光打磨。
;=rM Ii
图片:640 (7).jpg }qf9ra
图片:640 (7).jpg
t<`h(RczHI
老招牌的守望
传承困境与时光馈赠
!: e0cV
如今,勾山老街那间挂着老招牌的钟表修理店,在缓慢流淌的时光中沉默矗立。
dU!`aPL?
每天清晨七点,崔师傅准时开门,午后则在店中沙发上小憩。
3,`.$
熟客络绎不绝,邻里街坊自不必说,更有从嵊泗、岱山、普陀山、朱家尖等地慕名而来者。“我冬天开门晚点,七点半,然后客人每天都很多。我们虽然店小,但可是好几十年的好字号。”
,.# SEv5
然而,老招牌的未来却笼罩在传承的阴影下。这门技艺的严苛要求,让年轻人望而却步。
JGm W>mH
图片:640 (8).jpg M :m-i X
图片:640 (8).jpg
` b(y 5 Z
“儿子、孙子肯定还是读书更重要……而且这个活儿,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做,像这样头一低,一干就是半天,感觉太苦了。”
!8 3x,*O
崔师傅并非没有考虑过收徒。但“关门弟子”的选择慎之又慎,要看人品、悟性和上进心。多年来,虽有上门者,却始终未遇良才。
q;I`&JK
“我这一身的技艺,没人传承,有时也觉得可惜。”言语间,透露深深遗憾。
&p?Oo^
而在舟山,像崔师傅这样年逾古稀,仍坚守在修理台前的老手艺人已凤毛麟角。
H<$.AC\zn
“上年纪了,眼睛不好,手脚不活络,稍微有点手抖就做不来了,螺丝都拧不下来。”
G5^gwG+
许多老同行因此无奈告别,而他还在坚持。
WZ.d"EE"
“如果待在家里,也就买菜、做饭、找老朋友聊天……趁着身体各方面还可以,能做肯定会继续做下去,哈哈,闲不住啊!”
>v4k_JX
{d|R67~V
记者了解到,崔师傅的“崔氏钟表维修部”已入选新城第一批“新小匠”便民维修服务点。
# SmM5%
图片:640 (9).jpg 9&'I?D&8
图片:640 (9).jpg
zs +[Aco)
来源:舟山交通97
UID:931251
UID:1033861
UID:559363
UID:574083
UID:919515
UID:1329391
UID:1092751
UID:1015129
UID:3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