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893105
前段时间,83岁的果农罗孝纪愁上眉梢——丰收的杨梅眼看要烂在树上!一次向村里的求助,意外点燃了一场爱心助农的“网络爆款”,更让一位跨界而来的“新农人”——定海岑港桥头村职业经理人顾欢科走到了聚光灯下。他和他的团队正用短视频、直播、研学等新思维、新工具,为这个传统乡村的农产品和未来发展,开辟出一条“短视频+电商+研学”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图片:15416105598537.png I=X-e#HM?
图片:15416105598537.png
一场杨梅引发的“爆款”救援
“杨梅种着没人摘,卖不掉,只能等着扔掉啊!”罗孝纪回忆起当时的困境。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桥头村书记求助。村两委迅速行动,联合村属企业“好岑光”强村公司发起爱心助农活动,推出“每人50元3斤,现场采摘畅快吃”方案。
真正的转机来自一条精心制作的助农短视频。桥头村职业经理人顾欢科及其团队迅速响应,将罗孝纪的困境与桥头村杨梅的诱人景象制作成短视频投放网络。效果远超预期——截至杨梅季结束,该视频网络转发量超3600次,播放总量突破40.6万次。
“火爆程度完全出乎意料。”顾欢科亲历了这场网络热潮,“晚上客服回复都来不及,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得赶到杨梅林做好接待引导。”从定海城区、新城、东港乃至宁波等地,游客纷至沓来。“第一天早上来了三四十人,后面两天加起来得有一两百人。”滞销的杨梅迅速售罄,罗孝纪老人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收入都打进了支付宝,好几千元一天,真要谢谢顾老师、谢谢村里,不然这杨梅就白种了!”
图片:15416105598536.png | Zx
图片:15416105598536.png
跨界“新农人”的乡村使命
这场成功的“杨梅救援”,其核心推动者顾欢科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农人”。他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舟山岑港人,曾是一名船体工程师,2015年转向教育创业。2024年7月,一个全新的机遇吸引了他——舟山市首批农村职业经理人招聘。
“我知道我的家乡还有很多老人、农民生活比较困难。现在国家大力提倡乡村振兴,我觉得需要去做点事情。”顾欢科坦言,正是这份乡土情怀促使他跨界投身农业。他看到了自己的独特优势:“跨界也有优势,我们在做研学、推广资源方面有经验,而且我对新媒体一直很感兴趣。”他成功应聘,加入“好岑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为服务于桥头村的职业经理人。
上任伊始,顾欢科便着手组建以返乡青年为核心的运营团队,目标明确:用数字化手段整合乡村资源,探索“电商+青年乡创”新路径。
他迅速构建起五大核心项目:升级“岑光精选”直播电商平台,完善小程序、供应链、客服团队及粉丝社群体系,将岑港特色农产品通过短视频和直播推向更广阔市场;深挖岑港农业、自然风光、人文历史资源,开发“岑光研学”课程,以农文旅融合带动农产品销售与农民增收;组建“岑光传媒”专业团队,拍摄高质量宣传片和精品短视频,打造乡村和个人IP,提升区域影响力;成立“岑光文创”,聚焦农产品包装设计与IP打造(如已获奖的“马目西瓜”IP),并积极开发非遗手作(如掐丝珐琅)等文创产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在商业路径外开辟公益赛道,推动生态保护、助农行动和志愿服务(如申报“归巢之约”志愿者项目,与金塘联动开展“有獭有鲵”生态保护),增强社会凝聚力,弥补初期农业盈利难的挑战,吸引多元人才关注乡村。
从“流量荒漠”到百万营收
创业维艰。团队成立初期,顾欢科回忆道:“我们刚开始做的时候流量很差,发一条视频也就几百的播放量。”转机始于一次黄豆助农行动。“当时有个阿婆找到我们,说有100斤黄豆滞销。我们马上驱车去里钓岛拍摄,视频发出去后流量爆了,当天100斤黄豆全部卖光!”这剂“强心针”让团队坚定了方向。
此后,团队坚持深耕时令农产品直播助销:土豆三次直播售出上万斤,马目水蜜桃、红美人柑橘、桑葚、小番茄等接力登场,直至引爆网络的杨梅救援。流量效应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桥头村干部王云提供了一组关键数据:“顾老师来了将近一年,我们线上线下的好岑光电商公司营业额已经突破了100万,预计年底有望突破150万。”这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更验证了这条新路径的可行性。
图片:15416105598472.png Q':x i;?Kt
图片:15416105598472.png
顾欢科团队还积极赋能村民。“我们把简单的拍摄剪辑技巧教给村干部和年轻农户,希望他们自己也能用新媒体力量打开销路。”团队扎根村庄,直接对接农户,并着手构建从打包、配送到发货(或设立自提点)的全套产业链与供应链,解决农产品“出村”最后一公里难题。
作为舟山首批“吃螃蟹”的农村职业经理人,顾欢科深感责任重大,也体会到这份职业在乡村环境中的“孤独”。他认为,一名合格的农村职业经理人,不仅需要先进的经营理念和创意思维,更要具备综合技能,清晰产业方向,懂得盘活资源,并能真正融入乡村。
“我给个建议,招职业经理人优先考虑有家乡情怀的。”顾欢科强调,“乡村振兴过程中,人才振兴优于一切!一定要找年轻人,他们有想法、有冲劲。”他视自己为探路者,“我们背负着探索的使命,要快速适应舟山乡村发展,找到真正适合的模式。”
(yWU9q)5
来源:竞舟
UID:559363
UID:1361850
UID:1523875
UID:390829
UID:1528795
UID:291584
UID:1691258
UID:1485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