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892996
前段时间,40岁的市民王先生(化名)老觉得咬东西不舒服,下牙龈某处反复肿痛、持续溃疡,到舟山医院就诊后,医生给他的溃疡做了活检,结果确诊为恶性肿瘤。
口腔里长了小溃疡、小肿块,很多人都不当回事,觉得过几天它自己就好了。可有时候,这些看似普通的症状,却是口腔恶性肿瘤发出的危险信号。
图片:15050816058820.png Ulktd^A\
图片:15050816058820.png
看似寻常的小症状
竟是致命肿瘤的预兆
许多患者最终罹患口腔恶性肿瘤,都因忽视了口腔内的一些异常。舟山医院口腔科副主任郑珉告诉记者,口腔恶性肿瘤的癌前病变往往不典型,患者在主观上很容易将其与普通的口腔问题混淆,“比如牙龈红肿、口腔溃疡、牙痛,大部分人有这种症状都会以为是疲劳、饮食不规律等原因引起的,休息一下、吃点药,忍忍就过去了。等到病症进展到一定程度再来医院,往往就已经比较严重了。”
门诊中,曾有一位45岁的男患者,长期牙痛,一直以为是牙根发炎,自行购买了消炎药服用。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的牙齿有些松动,到医院拍片检查。“我们发现他的颌骨已经遭到了破坏,考虑是发生在颌骨上的恶性肿瘤,后来这位患者也是做了比较大的手术。”郑珉叹息道。
因上颌智齿引发下牙龈溃疡进而发展成恶性肿瘤的情况也较为常见。有一位40岁左右的男性患者,长期受牙龈红肿、溃疡的困扰,到医院就诊,医生发现他的上颌智齿生长出来后反复与下牙龈摩擦,引起溃疡,医生对患处溃疡做了活检,发现已经发展成了恶性肿瘤。
“局部刺激是引发口腔肿瘤的因素之一,如牙齿因缺损形成尖锐的边缘,反复摩擦舌头、颊部。有的人会戴假牙,尤其是活动假牙有钩子等不光滑的边缘,也可能造成口腔的破损,时间一长就有可能发展成颊癌、牙龈癌等恶性肿瘤。”郑珉说。
而除了物理层面的局部刺激,在化学层面,槟榔、烟酒都是口腔恶性肿瘤的主要致病因素。“槟榔、烟草、酒精都属于一级致癌物,长期嚼槟榔的人患口腔恶性肿瘤的几率比常人高很多,如果同时还抽烟喝酒,那风险更是大大增加了。”郑珉说,医院曾接诊过一例二十七八岁的男性口腔恶性肿瘤患者,就是因嚼槟榔致使口腔黏膜组织严重纤维化,甚至连嘴都很难张开。另外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致病因素就是烫饮烫食,一般超过65摄氏度的热水就会烫伤口腔黏膜,反复烫伤也会增加癌变风险。还有过度暴露在紫外线中引发光敏性唇炎,不注意控制也有可能诱发唇癌。
建议成人
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
口腔恶性肿瘤的癌前病变虽然容易与一些常见的口腔问题混淆,但也有一些症状提示了较高的癌变风险,如口腔黏膜上出现白斑、红斑、凸起、肿块、黑色素病变等都需要及时做检查确认。
“超过两周仍未愈合的在同一位置的口腔溃疡要特别警惕。尤其是同时发现溃疡的面积很大,或者边缘凸起呈火山口状甚至菜花样,那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了。”郑珉提醒,发生长期不愈的口腔溃疡千万不要忍,及时确诊,早发现早治疗对于口腔恶性肿瘤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口腔恶性肿瘤发病率高,在全球范围内位居全身恶性肿瘤的第六位,且发展速度快,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出现癌细胞扩散和转移的情况,常见的转移部位是颈部淋巴结,其次是肺、骨等远处器官。面对口腔恶性肿瘤的威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进行科学防治呢?郑珉就此给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不嚼槟榔,不要吃太烫的食物、喝太烫的水,日常保持口腔清洁,早晚正确刷牙。建议成年人每半年到一年去正规的医疗机构洗一次牙,并且做口腔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口腔内的异常情况。常规体检里的口腔检查也能发现一部分比较明显的病变。
第二要及时地去除口腔刺激因素,如牙齿存在残根、尖锐部位的,平时能明显感觉到舌头或者颊部会磕碰、摩擦的,要及时去除。
第三是要对口腔内的异常症状提高警惕,杜绝“忍字诀”,切勿自行判断和用药,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口腔恶性肿瘤的预后至关重要。很多患者都是因为害怕检查,或者存在侥幸心理,一拖再拖,结果导致病情恶化。
另外,也要保持心情舒畅,健康饮食,有一个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相关链接:日常如何保持口腔卫生?
●基础清洁
每天刷牙两次,每次2分钟。
使用含氟牙膏,采用巴氏刷牙法(牙刷与牙齿呈45度角,小幅度水平颤动清洁牙龈沟),覆盖牙齿内外侧及咬合面。建议晨起后和睡前各一次,睡前刷牙后不再进食。
牙刷每3个月更换一次,刷毛变形或感冒后需立即更换,避免细菌残留。软毛牙刷更适合大多数人,减少牙龈损伤。
●辅助清洁
每天可使用牙线清洁牙缝。牙缝是牙菌斑堆积的高发区。可取牙线以“C”形包裹牙齿侧面,上下滑动清洁。若牙缝较大,可改用牙缝刷。
非必需情况下,用清水漱口即可。若需使用漱口水,优先选不含酒精的配方(避免刺激口腔黏膜),含氟或抑菌成分的漱口水可辅助减少菌斑,但不可替代刷牙。
●预防与检查
每年进行1~2次专业洁牙。牙结石无法通过刷牙去除,需通过超声波洁牙清除。洁牙后可能出现短暂敏感,这属于正常现象,一般1~2周即能恢复。
儿童每半年需检查一次牙齿发育情况,成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龋齿、牙龈出血或牙齿松动等问题需及时治疗,避免恶化。
●饮食与生活习惯调整
减少高糖、酸性食物摄入,食用后建议漱口,半小时后再刷牙,避免酸蚀后损伤牙面。
%|-Rh^H[JK
来源:竞舟
UID:187304
UID:291584
UID:1092751
UID:1358452
UID:1470950
UID:946491
UID:390829
UID:1485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