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893118
4月11日,在朱家尖月岙村的平和博物馆内,红布掀开的刹那,一桌“满汉全席”映入眼帘:油润的“猪肉”、纹理细腻的“猪肝”、栩栩如生的“石斑鱼”、青翠欲滴的“青饼”……然而这桌“盛宴”的原料并非食材,而是形态各异的天然石头。这只是馆长鲍平和用他30余年光阴打造的“奇石江湖”中的一隅,却浓缩了这位“海岛寻石人”的半生孤勇。
“以前天天出去捡石头,现在年纪大了,捡不动了。”捡石的过程并不轻松,除了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外,甚至还潜藏着危险,这对早已步入古稀之年的鲍平和来说,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当时间回溯至上世纪90年代,这位“石痴”的“寻石之旅”,一开始便充满了热情与执着。从在乌石塘找到第一块奇石收藏品开始,而后他几乎跑遍了舟山的海滩、宕口,足迹遍及朱家尖、塘头、岑港、岱山等地。“捡来的石头越来越好、越来越多,也因为喜欢石头,所以萌生了开博物馆的念头。”鲍平和说,舟山的石头,值得被更多人看见和欣赏。
图片:14868364009544.jpeg u_.V]Rjc
图片:14868364009544.jpeg
图片:14868364009672.jpeg vE/g{~[5
图片:14868364009672.jpeg
图片:14868364009928.jpeg YS=|y}Q|7d
图片:14868364009928.jpeg
图片:14868364010056.jpeg [W=%L:Ea
图片:14868364010056.jpeg
平和博物馆分上下两层,陈列着红碧玉、绿丽石、水晶石、樱花石、墨珍珠、桃化石、莲花洋陨石等几十个品种的精品奇石。其中,一块黄铁矿的镜石尤为引人注目,它长30厘米,高31厘米,重达48公斤,未经任何雕琢,天然形成的镜面效果令人叹为观止,其尺寸在国内亦属罕见。鲍平和会根据每块石头的独特形状、纹理和色彩,赋予它们一个个生动的故事:“看这块石头,黑色的是丈夫,红色的是妻子,它们相依相偎,就像一对恩爱的夫妻。”说着,他又指向另一块石头,“那块石头是《西游记》,上面的花纹是不是很像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的场景?”在鲍平和的讲解下,石头仿佛被赋予了生命。而游客们也被这些石头所吸引,纷纷为它们命名,如《乔丹》《中华火龙球》等,妙趣横生。
图片:1.jpeg !+& NG&1
图片:1.jpeg
图片:2.jpeg h95C4jBE
图片:2.jpeg
图片:3.jpeg o_/C9[:
图片:3.jpeg
图片:4.jpeg SF+ ^dPwj
图片:4.jpeg
平和博物馆为民间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如今,鲍平和将更多精力转向博物馆的管理与运营。目前,偶尔有来自朱家尖健康旅游学院的学生志愿者前来协助,但他仍希望有更多能长期投入的志愿者加入。
这座深藏海岛的博物馆,正以其独特的文化引力突破地域界限。据统计,旅游旺季期间,该博物馆单日接待量最高可达500人次,省内外游客慕名而来,甚至吸引了来自非洲等地的国际友人关注。馆内千余件藏品不仅涵盖奇石珍宝,还有木化石、海洋生物标本和骨骼等。每当看到游客们在博物馆内驻足观赏,鲍平和便觉得多年的坚守与匠心有了最温暖的回应,“能让游客通过石头认识舟山,爱上石文化,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o 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