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892988
你爱看电影吗
今天,我们一起
到舟山最早的村级电影院所在地
小沙街道毛峙村逛逛吧
q@n^ ZzTx
毛峙村位于舟山岛西北部的小沙街道北部海滨,是定海区的著名渔业村,内分毛峙中路和兴海弄这一路一弄。
q]\X~ 9#
毛峙中路南起毛峙车站,北至毛峙渔埠头,由南及北贯穿毛峙村中心,长约1500米。兴海弄是一条大致呈东西方向的老屋弄,长约800米。
图片:14752716037768.png T$KF< =
图片:14752716037768.png
图片:14752716038152.png *XbI#L%>
图片:14752716038152.png
毛峙街上的老商铺
毛峙,原名猫峙,原先有两座山,北边靠海的叫猫峙山,因形状似猫而得名;南边接公路的叫老鼠山,因山形如鼠得名。一“猫”一“鼠”,构成了堪舆意义上的地理生态系统。毛峙中路,恰好就是以猫峙山西北麓和老鼠山东南麓为终、始点,而老鼠山则大概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陆续被移平,建成了民居群。
w(j^ccPD
猫峙山原是一座悬水海岛,经过沧海桑田的变迁和历代村民的围海造田,约于清朝早期与舟山本岛连接,成为舟山本岛西北隅的一个边缘部分。
,`32!i
自清代开始,毛峙村在建制上曾先后隶属于富都乡第十图、小沙庄、三益乡、小沙乡、景陶乡(今马岙)、东海人民公社、小沙人民公社、小沙镇和小沙街道,并曾于1953年至1958年1月分设有毛峙乡。
图片:14752716037704.png 'xnnLCm.
图片:14752716037704.png
毛峙街一角
N L'R\R
毛峙的先祖一开始聚居在猫峙山高厂墩,后逐渐迁至山下,逐渐形成为渔业大村。新中国成立以后,“猫峙”谐音异写为“毛峙”。
毛峙中路
M"{uX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毛峙埠头、盐场和对虾塘是毛峙渔村最具财富色彩的区块,而毛峙中路集中了毛峙几乎所有的行政、商贸、文化、民生等机构和商业人气。
毛峙因渔而生,因渔而兴。渔船拢洋,大人、小孩子一般都会涌到埠头上,迎接亲人回家,分享丰收的快乐。上世纪80年代之前,毛峙的海产品几乎都会运到宁波等大城市去,渔民们也会挈妇将雏进宁波城逛一圈。
图片:14752716038344.png QK; T~ _k
图片:14752716038344.png
毛峙渔村的区域面积约为0.8平方公里,现有居民756户,多时达800余户。出现过捕捞、晒盐、养殖等多种生产结构。现以渔为主,水产养殖和水产加工业为辅。历史上曾有4个生产队。1965年毛峙各生产队合并为一个生产大队。1985年,渔业生产制度发生重大改革,实行“上交四费、四级核算、自负盈亏”“以船核算”的大包干责任制和老大选聘制,作业单位进行了优化组合。1990年,各渔业生产船只又合并为集体,实行“三定两奖”制度。1992年,毛峙村有了65艘作业船只、3373总吨位、8168总马力的生产实力,在远洋渔场叱咤风云,村级经济相对富裕,成为舟山市率先步入小康生活的渔村之一。
0)|Q6*E>
自南向北,毛峙中路上旧曾设有小沙医院、毛峙电影院、文化礼堂、村委会、供销社、生资部、信用社、菜市场、粮站、医疗站、饭店、旅馆、煤场、渔网厂、水产门市部、包子店、弹棉铺、小卖部、邮政点、针织厂、老年活动室、箍匠铺、理发店、船坞、天后宫、冷库、冰厂、锯板厂、电厂、渔业机械厂、供油库和码头等设施。其中,毛峙电影院曾是舟山最早的村级电影院。
毛峙村的办公房,过去叫大队屋,是坐东朝西的典型的苏式三合院,北厢那一幢是大礼堂,礼堂正门顶上是一颗五角星。1992年前后,大礼堂被拆建为村办公大楼。2005年6月,毛峙村与东风村联建滨海社区后,村委会搬到电影院办公,原大楼建成了敬老中心。
S:q$?$
图片:14752716039368.png PmR* }Aw
图片:14752716039368.png
已列为舟山市定海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毛峙天后宫
毛峙埠头为1950年5月国民党军队撤退时的主要码头之一。码头边上的天后宫建于清代,经过历代修缮,至今保存完整,现有前大殿、戏台、廊道、后大殿、台门等建筑,建筑面积为604平方米,1998年5月被列为舟山市定海区文物保护单位。
/ RT%0!
兴海弄
>xu[q\:"
兴海弄,连接毛峙东塘(曾有1973年建成的盐场、1977年建成的对虾育苗场和1978年建起的对虾塘、长白航船码头等遗址)和西塘(对虾场)。沿途有创办于1968年的紫菜养殖场和烘干房遗址,以及孙顺昌、李茂记、孙五房、王天虎、张万利等四合院和三合院,大多有150年左右的历史。这些老院子像一坛坛醇香的老酒,埋在铺满石板的弄堂深处,让人回味在时光中褪去的繁华。至于毛峙人为何喜欢建造四合院,可能是四合院象征一个家族的团结,又可能男人们长年在海上捕鱼,女人和孩子留守在家需要一种包围式保护,万一有台风等恶劣气候影响,可以相互携手合作。但不管什么原因,至少可以说明在舟山渔区大多以草棚遮蔽度日的年代,毛峙曾经十分富庶。
a{SBCy
图片:14752716037128.png B& Y_2)v
图片:14752716037128.png
毛峙孙氏民居
张德利和孙顺昌是两座至今保留十分完整的四合院。张德利民居规模较大,是一座五间正房一字排开的四合院,这个院子最多时住着10多户近百名张姓族人,一派热闹光景。孙顺昌民居是非常精致的海岛风格四合院,三间正房,内院15米见方,道地用卵石铺成,六道口形卵石纹,成回字状内外相含。最内层的具有“中国结”意蕴的八个小方框和二个小椭圆构成了中国民间非常传统的吉祥和顺图案。正中的正房为宗族神堂,堂号“福庆堂”,曾有堂联一对,神堂有十匾,内有东晋文学家束皙《南陔》和陆云《谷风》诗作二首。
图片:14752716037705.png R^*K6Ad
图片:14752716037705.png
孙氏民居院落里的碎石拼图
dRI^@n
cu&,J#r%
来源:舟山民政
UID:1354488
UID:1470950
UID:1523875
UID:291584
UID:1528795
UID:919515
UID:301477
UID:1033861
UID:297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