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893071
近日,嵊泗县检察院对一起搭建“手机口”协助诈骗分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件提起公诉。
“您好,您在我们平台缴纳的学费现在可以退费了,安装一款APP即可办理。”2024年7月,鲍某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声称是某商学院的客服,因国家政策要求被迫退还一部分学员学费。鲍某未予采信,直接挂了电话。
而此前,鲍某确实曾在该商学院购买过一个价值6998元的套餐。“很快,我收到了商学院的退费公告信息。然后对方又来电时,我就相信了……”鲍某根据所谓的“校方公告”,扫码添加了“客服”,还按照对方指引,下载了指定APP并注册账号。登录APP后,他发现账户里有316元,而且真的能提现到银行卡。
随后,“客服”又告诉鲍某,剩余费用需购买基金手动增值才能退返,并利用“购买基金即可返还本金及20%利息”的说辞,引导鲍某绑定银行卡。已经信以为真的鲍某马上充值1000元,购买了指定理财产品,显示收益200元,他随即将1200元提现到银行卡。
此后,鲍某在“客服”引导下多次充值、转账……直到被踢出群聊才意识到自己受骗,共损失了12000多元,于是报警求助。
嵊泗警方通过电话号码找到了嫌疑人李某、孙某,此2人均为未成年人。据交代,他们是在抖音、快手平台上看到“高薪兼职”“日结佣金”等招聘广告,然后与对方添加微信后,被告知只需提供2部手机、电话号码和QQ号就能上岗,按照拨打电话的有效时长结算工资。李某、孙某想趁着暑假赚点快钱而“应聘上岗”。
公安机关依法对该2人作出行政处罚,同时锁定了他们的上家陈某。经查,嫌疑人陈某为规避风险并未使用自己的电话号码,而是在网络平台发布广告,招揽下家从事“手机口”业务,为上游诈骗分子提供拨号服务。
图片:14623677425097.png wqG#jC!5
图片:14623677425097.png
据悉,搭建“手机口”是一种新型诈骗方式。嫌疑人通过使用两部手机进行语音中转,一部手机接通诈骗分子电话,另一部本地(境内)手机拨打不特定受害人电话,让持机双方直接对话,从而掩藏诈骗电话的归属地,使受害人放松警惕、上当受骗。
去年5月至7月,已有多名人员在陈某介绍下,帮助犯罪分子搭建“手机口”致使多人被骗,诈骗所得共计40余万元。
f/dJRcDl<
来源:竞舟
UID:1442494
UID:513290
UID:291584
UID:1139844
UID:1510884
UID:919515
UID:1081061
UID:1147251
UID:483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