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893076
武军,一个来自新疆乌鲁木齐的汉子,扎根舟山14年,始终致力于将一座海岛打造成令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他的故事,是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也是对梦想与坚持的最好诠释。
从青年旅社到民宿综合体:文旅之路的探索与创新
一提到武军,许多人会立刻想起位于朱家尖的泥巴国际青年旅社。作为舟山最早一批在朱家尖做民宿的人,他和他的团队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对文旅产业的深刻理解,开启了他们的创业之路。然而,武军真正与文旅结缘,还要追溯到2013年,当时他参与了岱山县东沙镇老村落的修缮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他打造的小岙民宿不仅为东沙旅游增色不少,也为他后续的文旅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14601915069444.jpeg
“我们主要的设计理念是与当地建筑完全融合。如果太突兀,就会与本地文化产生很大的冲突。”武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修缮一座百年老屋时,他们发现房屋倾斜了7度左右。为了恢复其原貌,武军和团队成员们采用了修汽车大梁的工具,通过倒链将其慢慢拉直。当原房东看到修缮后的房屋时,不禁感叹:“原来就是这个样子,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武军的回答简单而真诚:“我们只是最大限度地将其修缮好,同时结合现代人的居住需求,让老建筑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民宿运营过程中,武军发现,仅仅提供住宿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吸引游客停留更长时间,必须配套新颖的业态。于是,他开始通过马蜂窝和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营销,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前来创作。这些艺术家包括摄影师、画家、刺绣艺人、木雕师等,他们喜欢在这些偏僻的地方待上几天,寻找创作灵感。艺术家们会用自己的作品交换房间,这一独特的模式不仅为民宿带来了更多的艺术气息,也启发了武军打造一个民宿综合体的想法。
“我们想把小酒馆、咖啡馆、博物馆、书店、美术馆等全部融合在一起。这样一来,游客们来到这里不仅有地方看,还有事情做,自然就会多住几天。”武军说道。事实上,这一创新的模式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去年,他们举办了好几场露营活动,受到了当地年轻人的热烈欢迎。武军认为,岱山这样的小岛非常需要这样的场所,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前来,为当地注入新的活力。
海金文创园:文旅融合的新篇章
从青年旅社到个性化、有人情味的民宿,再到如今的海金文创园,武军和他的团队始终紧跟文旅转型的大方向。从最初的“住宿+”到如今的“文化+”,他们的目标始终如一:打造一个能让游客不仅愿意来还能留得住的地方。
海金文创园是武军近年来的重点项目。在这里,他不仅延续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还注入了更多的创新元素。文创园内的筷子笼博物馆是其中的一大亮点。馆内的藏品是武军的夫人用20多年时间从全国各地收集而来的,其中最长的历史已有700多年。2024年,筷子笼博物馆还被评为省级乡村博物馆。此外,文创园还设有茶叶工坊、陶艺馆、渔民画家工作室以及艺术家中心。艺术家们可以在这里创作,他们的作品也会留在文创园内,用于销售和展陈。
图片:14601915069573.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