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901779
日前,中海石油舟山石化有限公司传来消息,该公司负极专用石油焦科研攻关取得阶段性成果,预计年增效约8000万元。
图片:14414613520136.jpg MdFFt:y:
图片:14414613520136.jpg
在中海石油舟山石化园区内,焦化装置的焦炭塔正在进行清焦。这些黑色像碳粉一样的物质,就是企业生产柴油、芳烃等过程中的衍生物石油焦。以往,这些石油焦只能售作燃料和冶金还原剂等常规用途。企业通过筛选原料来源种类、试验添加剂种等多种改进措施,并调整石油焦温度、时长、吹汽等操作,使石油焦在石墨化后的电化学性质明显提升,成为电池的负极材料。该措施让原本只是副产品的石油焦身价得到提升,实现增效创收。
“负极焦比普通生焦每吨价格高了大约700元,而我们此次科技攻关投入大约是100万元,这个产出比还是很高的。”中海石油舟山石化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副经理夏珉告诉记者,“现在新能源产品对负极产品的需求量逐年增长,去年我们专门组建研究室开展传统石油焦向负极焦转型的科研攻关工作,将原本就是副产品的石油焦附加值提高。”
据统计,目前中海石油舟山石化石油焦在负极领域的销售占比由2024年1月的5.89%提高至目前39.75%。石油焦价格与同档次生焦以及同期普通生焦市场价格对比,全年约提升200元/吨,初步开启石油焦转型之路。
为实现新产品的全方位销售,2024年12月底,舟山石化负极试验焦同步实现整船船运和车运渠道的售出,开启“陆路运输”新模式。未来,企业后续将研究根据负极焦淡、旺季向出口阳极材料用途动态切换的生产模式和条件,力争石油焦价值最大化,并进一步提高负极焦销售占比。
来源:竞舟
UID:291584
UID:1033861
UID:1124105
UID:1147251
UID:1139309
UID:1337795
UID:1092751
UID:187304
UID:1523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