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893129
面瘫,这一听起来让人不禁心生畏惧的疾病,其实并不遥远。它是面神经管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肌瘫痪,也称面神经炎。它主要表现为口眼歪斜,无法完成基本面部动作,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常见病之一。近期,因气温下降、风寒侵袭等因素,岛城面瘫患者增多。
27岁的汪旭(化名)是一名搬货员,常常需要根据货物的到点时间进行搬运,因此作息没有规律。临近年底,工作更忙了,他的作息也更加混乱,常常一晚上睡不了多久。半个月前,汪旭一觉醒来,感觉左边的脸有点异样,一照镜子,发现左眼半睁半闭,左边的嘴角也明显往下耷拉,口水嘀嘀嗒嗒地往下流。见此情景,他立即赶到市妇女儿童医院针推科就诊。经过半个月的治疗,汪旭的面瘫情况得到了治愈。
记者从市妇儿医院针推科了解到,近期,面瘫患者数量明显上升。从上月初至今,该科已陆续接诊面瘫患者30余人。医生分析,这多与近期当地气温忽高忽低有关;此外,就诊人群中,不少人有频繁熬夜的习惯,或长时间感到焦虑和疲劳。
“最近面瘫患者仅我这里就有十多例,汪旭是其中年纪最小的。”市妇儿医院中医副主任医师张盛表示,近期天气冷暖交替频繁,再加上疲劳、频繁熬夜、生活不规律等,导致有些人自身免疫系统出现紊乱,较容易出现面瘫。
面瘫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
图片:14315668293892.png K(}g!iT)~
图片:14315668293892.png
中枢性面瘫多是因为中枢系统发生了一些疾病,比如卒中、脑血管问题等。中枢性面瘫多表现为患侧眼裂以下的肌肉运动受限,嘴歪,但闭眼、皱眉都没有问题。此外,经常伴有一些全身性症状,比如肢体活动异常等。
与中枢性面瘫相比,周围性面瘫更为常见,患者往往整个患侧的面部运动都受到影响,比如口角歪斜、闭眼露白。额纹消失、不能皱眉、闭目不全,是鉴别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的主要依据。
“很多人一提到面瘫,就认为是受凉引起的,实际上,导致面瘫的原因有很多。”张盛介绍,面瘫的病因复杂,常见的是病毒感染,包括单纯疱疹病毒和带状疱疹病毒。很多面瘫往往是在面部受凉的情况下,潜伏在体内的病毒被激活,从而产生一些炎性反应。
图片:14315668293829.png IIO -Jr
图片:14315668293829.png
“若鼓腮时出现漏气、面部表情僵硬和不自然、口角下坠和面部歪斜,出现这些面瘫的典型症状,就需要及时到针灸科或神经内科进行就诊。”张盛表示,通过针灸外治,并配合口服激素类药物以及营养神经的药物,可在急性期祛除外邪,延缓病程发展。
至于面瘫能否恢复,以及能恢复到什么程度,张盛指出,这通常和患者病变的严重程度和能否规范治疗以及年纪大小有关,“像汪旭这样年轻的患者,往往只需半个月就能恢复如初。”
“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预防,比如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精神紧张,同时保持适当的运动以提高免疫力。”他还提醒市民,到了冬天,室温不能过高,适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不能过量,尽量少吃寒凉的食物,保持营养均衡;坚持运动锻炼,以微微出汗为宜;保持良好的心情和乐观向上的心态。尤其是老年群体、青少年儿童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注意颜面及耳周部位保暖,避免冷风直吹面部,减少诱发因素。出行时要注意安全、做好防护,减少外伤性面瘫的发生概率。
“一旦出现面瘫,切记不要偏信偏方、秘方,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去做治疗。”张盛提醒,面瘫发生前也会有一些先兆症状,比如感觉有一侧脸部肌肉发沉、闭眼费劲、耳后疼痛等,“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尽早干预,正规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来源:竞舟
UID:1092751
UID:1139844
UID:512578
UID:1470950
UID:1523875
UID:187304
UID:1528981
UID:1354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