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893107
冬日来临,定海西向一片苍翠的山岭脚下,一排新装修的平房,面前是开阔的场地。阳光和煦,山风萧瑟。这个小院的房间里有壁炉,生起火来,暖意融融。
上个周六,恰逢冬至节气,这个小院在搞冬至包汤圆活动。每个双休日,这个小院的主理人小林都会过来,主持小院里的各类活动,包括团建、聚会、亲子游戏等。这一年里,小林的周末闲暇时间,都交给了这个小院。
“别说利润。一年忙下来,也就是赚了一万多元钱。”小林坦诚地说。
在舟山的各个乡村,“小院经济”正风生水起。像小林那样,租用闲置农房,或者改造自家旧房,整理好庭院,对外营业,卖几杯咖啡,围炉煮茶,闲适生活令人羡慕。
不过,在热闹的背后,也有优胜劣汰的落寞。发展“小院经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图片:14277013481224.jpg ^uW!=%D
图片:14277013481224.jpg
图为位于白泉的一处农家小院,开起了咖啡馆
高额装修投入加人工成本
回本很难
小林开在山脚下的这个小院,自然风光甚佳。但三间平房装修下来,加上场地平整,接上水电,前后花了20多万元。
小林的父亲是乡村老木匠,还有父亲招手即应的一帮老伙计,这样节省了不少人工成本。如果都算钱的话,要整成小院现在这模样,怕是30万元都打不住。
双休日,小院有客人过来搞活动。张罗吃饭,小林的母亲及村里的邻居都过来帮忙,买菜、加工、炒菜,两桌菜三四个人要忙碌一整天,价格也就是跟一般的“农家乐”持平。
来帮忙的乡邻,总要付点小工钱吧。每人付掉两三百元,小院一天忙碌下来,也就是赚个人工钱。
如果要考虑收回装修成本,那不知要到猴年马月。还有,小院本身也是要付租金的。
“如果不是因为我老家就在边上,从小就想在这山清水秀的地方有个小院,那我一定是不会开这个小院的。”小林说。
创业成本低
但成功率也低
在马岙青青世界边上的一个农家小院里,前年冬天起,借助社交平台的传播,这个小院一度吸引不少时尚青年。在铺满小石子的院落里,在“茅草”铺顶的窝棚下喝茶聊天,充满情调。
不过,现在再去看小院,分明已显衰落。窝棚里的桌椅已积了灰尘,茶具散落,哪怕是双休日,客人也寥寥无几。这家马岙小院的主理人,已经把主要精力放在其他地方,出摊卖咖啡挣钱。
乡村闲置的农房多是多,有的租金很低,有的房主甚至愿意只是象征性地收少许租金。但是,你要把这小院装修到可以吸引客人的程度,所支付的成本要远远大过租金。租期一到,你的投入都要还给原房主。
“所以,小院的房子最好是自家的,并且用于长期自住,兼带小院经营,这样你的投入才有价值。”一位开过小院的过来人这么说。
在“小红书”平台,有博主说:“小院经济真的不简单。你忙完改造忙经营,客人多担心服务不好,客人少坚持不下去。乡村路滑,别轻易入坑,创业成本低,但成功率也低,想作为长远的事业,其实还是挺难的。”
从民宿到小院
挖掘农村“沉睡的富矿”
展茅黄杨尖村路下徐,现已成为网红村。各家农户依托自家的庭院,开起了各式特色店铺,红火一直延续下来。
普陀区农业农村局较早分管乡村振兴的负责人何孟辑说,“小院经济也就是农村的庭院经济。过去的庭院经济,是指养鸡、养鸭、种果树,贴补农村经营性收入。现在新形势新业态,休闲经济、露营经济兴起,咖啡茶饮结合原生态的乡村风貌环境,成为新经济的体验场景。小院经济,首先是乡村环境和乡村文化,其次是单门独户又接地气的庭院。”
据介绍,普陀区这两年实施了东极大树湾和桃花乌石子两个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收储入市项目,推进省级“宅基地+乡村建设”集成改革实践试点,借地生金,把农村闲置资源作为“沉睡的富矿”来挖掘,已累计盘活闲置农房1072套。村落里曾经被遗忘的废弃厂房、房屋、养殖场所等,转身成为乡村振兴的香饽饽。
舟山闲置农房盘活,大都是开办民宿。“像朱家尖今年新增民宿近千家,供给量大幅过剩。外地人承租的房子开始出现退租退房,明年退租会是高峰期。本岛区域则是满足本岛市民休闲需求的小院。部分区域民宿过多,导致竞争激烈,要吸取这方面的教训。”何孟辑建议,小院的开设区域,最好在未来乡村、美丽乡村建设共富示范带上,这样可借助多方力量多元获客,提高知晓度。
“小院经济”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回乡创业。上周刚结束的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年度会上提出,要全系统培育海岛“新农人”,全面统筹青年入乡发展,聚焦“引育用管留”全链条,提升打造“四链”融合发展集聚区等综合性创业创富平台。如此,才能把“小院经济”打造为乡村共富的上佳载体。
来源:竞舟
UID:1354488
UID:1355235
UID:1290931
UID:1092751
UID:187304
UID:1516382
UID:1139844
UID:291584
UID:1523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