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893038
在舟山主城区,要问到哪里找一个充满生趣的露天排档,并不是一桩容易的事。在小干岛夜市兴盛起来之后,一个民间自发的“草根”排档,也在小干岛船厂宿舍区沿街兴旺起来,顾客来自四面八方、三教九流,甚至外国友人也来光顾,好不热闹。
这个“草根”排档的兴旺,纯属“无心插柳柳成荫”。其生命力能否持久?各方均假以耐心在观察。
图片:13154091810373.png tE- s/
图片:13154091810373.png
这个露天排档
好比是城区的“飞地”
从港岛大桥下来,一路往东,沿途立着“普陀”界的地标,原来,这小干岛中间,还是新城与普陀区的分界线。开车十来分钟,经过一段稍显狭窄、幽暗的水泥路,眼前顿显开阔,前方人声嘈杂,灯火通明。
这是小干岛大型船厂集聚的地方,有万邦永跃船厂,还有原来的欧华船厂。万吨轮就泊在海岸边,主打的是工业风。
船厂的宿舍区沿街一排店面,快递驿站、理发美容店,各地小吃应有尽有,“格拉条”面食、“地锅鸡”,还有海鲜餐馆、酒吧。穿着连体工作服的船厂工人,身上的油污来不及洗净,就坐在街边的小桌子,叫几瓶啤酒、一盆龙虾、一碟花生米,和工友们一起解决夜餐。简单些的,就独自一人,捧一碗浇满红色辣椒油的面条,“呼哧呼哧”吃个底朝天。
也有卷发、高鼻梁的外国友人,和船厂工人一样,随便找张桌子,点一份中华美食就开吃。这老外,大多是船厂的外方船东,就近在排档解决伙食。
这样的露天排档,说它是烟火气十足,是并不过分的。与小干岛西部靠近茶山大桥帐篷集中的海滨露营地风情完全不同,它远离新城、沈家门城区,这片地方,好比是城区的“飞地”,有置身异国他乡的感觉。
依稀让人回想起
沈家门夜排档初起时的模样
小干岛民间自发的排档,面向的主要消费群体,是船厂工人。周边船厂员工有近万人,在渐成气候之后,吸引了驱车过来的市民。
所谓的“排档”,靠的就是经济实惠,还有自在便利。上个周末刚出摊的一家现烤生蚝的夫妻档,十元钱能买十个生蚝,生蚝个头虽不大,但新鲜料足;一旁的香辣龙虾档,100元买2公斤,你花50元买1公斤也可以,就这么热火朝天地在锅里现炒现卖。
现烤生蚝的摊主是位岱山人,房子买在平阳浦。原来做美团生鲜的,因为平台抽成太厉害,就另外找活计。看到小干岛夜市兴旺,就和妻子一起到这里设摊,也是“试试水”。
现在小干岛夜市周边,沿街摆出的排档有二三十家,包括原本就有店面,在夜幕降临时把桌子摆到店门外的。因为地处开阔,停车比较方便,对周边妨碍也不大,因此能迅速聚拢人气。
一位打“滴滴”过来到小干岛吃排档的企业工人郑先生说,“这里有点当年沈家门夜排档的味道。三十多年前,沈家门滨港路,一批下岗工人拎着煤饼炉,支开小桌凳,卖点馄饨面条,吸引附近卡拉OK厅的服务员、顾客来吃夜宵,后来摊位越摆越多,成了气候。”
多年前,浙海大周边
也有类似“草根”夜市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沈家门夜排档也是靠一批再就业的下岗工人逐渐撑起了市面。当时的工商管理人员,没有将排档一赶了之,而是加以适当扶持规范,到如今,成为名闻遐迩的旅游美食品牌。
在邻近小干岛的长峙浙海大校园周边,2015年前后,也曾有一批外地民工摆摊叫卖各地小吃,吸引浙海大学生就餐。这些小吃摊位有数十家,一度聚拢为“夜市”,好不热闹。但随后,因“夜市”带来环境、食品卫生等诸多问题,执法部门对浙海大周边的夜市予以取缔。浙海大师生解决夜餐转向校园内部的店面为主。
如今,小干岛的“草根”排档热度升温。对此,属地小干社区负责人表示,小干岛的夜市已经有了集中设摊处。下一步,结合夜市的扩建,将对排档有相应的规范引导。
"M1[@xog
来源:竞舟
图片:微信图片_20240311162853.png
UID:389498
UID:1033861
UID:299560
UID:1253911
UID:1510884
UID:304694
UID:326933
UID:557201
UID:52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