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872500
图片:au1995142.jpg
-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印记 -
匆匆那年的光影追溯的旅途中,作为津津乐道的结婚“三大件”,随着时代的不同,也有所不同。结婚居家“三大件”的演变,让我们感受到时代的变迁。
/ReOf<%B
cs-dvpMZ
50年代,结婚基本上不用准备什么,两个铺盖卷到一块儿,就算结婚完事了,条件好的,摆上一桌酒席,然后吹响唢呐、新娘坐上大红花轿、撒上一把喜糖,亲戚街坊四邻凑到一起吃个饭、喝个酒热闹一番。
C'&t@@:
图片:640 (3).jpg
1\LK[tvh
8eDKN9kq
60年代,结婚开始有点讲究了,按老一辈人的话说,得凑够“72条腿”或“36条腿”,也就是去木匠铺订做个大木床、大衣柜和桌子、椅子等木制家具。看来凑够“72条腿”或“36条腿”也得需要不少,每个椅子四条腿,9个椅子才凑够“36条腿”,18个椅子凑够“72条腿”。
UNhM:!A
图片:640 (4).jpg
XJguw/[wm
“三转一响”
--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加收音机 C%QC^,KL
sOBuJx${m
七零年代的爱情是执手偕老、内敛含蓄的,能拥有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是当时每个结婚的新娘最羡慕的结婚嫁妆。这经典的结婚三件嫁妆,是那个时代留下的美好的回忆。
当时的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另外,算上收音机,合成“三转一响”。谁要是戴上一块闪亮的上海牌石英表,骑着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带女方出门,左邻右舍都会羡慕的。这不亚于今天开着敞篷的跑车,拿着镶钻的Iphone。当时“三大件”的价格:上海全钢手表125元,得托人要来票才买到的。永久牌自行车150元左右,上海牌缝纫机100余元。多数人刚结婚时根本没房子,各住各家,一周能见上几回。好长时间才能从单位争取到一间几个平方米的平房,虽然才巴掌大,可总算有了自己的一个小家,那个年代的人们简单知足。
=|O><O|
图片:640 (5).jpg
Dy|DQ> ?}
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
Bc1MKE5
80年代,家庭建设开始向电气化迈进,曾备受推崇的“老三件”在上世纪80年代悄然退位。取而代之的是“新三件”,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冰箱,即便冰箱只是单门的,电视机是黑白的,洗衣机是双缸的,大家的生活也是无比的蜜甜!
)%Lgo${[;
图片:640 (6).jpg
@D2KDV3'
彩电、空调(摩托车)、录像机
E[8i$
90年代结婚的人,其婚房大多还是单位分房。但日子过得好起来,有属于自己的风风光光的婚礼,有了属于自己的避风港湾。男方准备些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等一些首饰,房子搞个简单装修,外加彩电、空调(摩托车)、录像机(影碟机)这“三大件”,就算是豪华迎娶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fK1^fzV
图片:640 (1).jpg
$[HpY)MSRw
房子、车子、票子
`\Hs{t]
步入21世纪,进入高科技发展的新时代。要说现在的三大件,得数那“房子、车子、票子”了。尤其是房子,更是三大件里的重中之重!没有一套像样的婚房,结婚日期就得推一推了。现在年轻人的“三大件”选择可谓不一而足,量力而行的合理消费,注重如何让自己的婚姻更美满,才是现在年轻人最明智、最时尚的选择。
IEQ6J}L
图片:摄图网_600318350_banner_郊区的住宅家住(非企业商用).jpg
图片:摄图网_501363699_banner_女性夜间行驶(非企业商用).jpg
UID:187704
UID:1470950
UID:231345
UID:298624
UID:396019
UID:1510884
UID:1440741
UID:296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