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893078
轻轻揭开酿酒盆的盖子,几滴“酒汗”从盖子上淌落,米酒特有的温润甜香冲出密闭圆盆,在空气中逐渐弥漫开来……在定海马岙街道一家糯米酒酿造作坊内,主理人傅碧荣从酒醅中舀起一小勺酒,倒入杯中细细品味,“酒液变清,上层透亮,又一盆发酵完成了。”
图片:15348087224969.jpg P{+,?X\
图片:15348087224969.jpg
>qS2ha
80后傅碧荣是土生土长的舟山人,一名有留学经历的“企二代”。今年初,他告别家里的生意,来到马岙楼门街的稻香馆开办糯米酒作坊,潜心研究古法酿酒。如今,他酿造的“马小岙”糯米酒作为马岙文创产品,不仅亮相定海文化礼堂幸福集市等各大活动,还寄往市外客户,他也成了一位有小名气的“米酒匠人”。
傅碧荣最早接触酿酒是10多年前在荷兰留学时的一次经历。“华人街超市在卖酒曲,我突发奇想买了一些回来,想试着自己酿酒玩。”按照网上查到的酿酒方法,他成功做出了自认为口感还不错的糯米酒,“送了一些给荷兰朋友品尝后,对方拿来葡萄酒跟我换。”
图片:15348087224776.jpg >UnLq:G
图片:15348087224776.jpg
回到舟山,傅碧荣帮着家里打理生意,但内心深处仍想做一番自己的事业。去年开始,他捣鼓起糯米酒酿造,在家里连续酿出一批糯米酒并得到亲朋好友认可后,创业的念头在他心中萌发。他跑遍舟山各地调查自酿糯米酒行业情况,最后决定和妻子在稻香文化浓郁的马岙开办“马小岙”糯米酒作坊,成为了一名乡村创业者。
“马小岙”工坊的酿造间里,两个置物架上摆放着十余个酿酒盆,盆底与温度检测探头相连,架子上还贴着写有发酵日期的标签。“夏季需要用空调控制室温,把盆内发酵温度控制在28℃到32℃。”他指向盆内向记者讲解浸米、蒸饭、拌曲等工序,“你看这些细密的气泡,说明酵母活性很好。酿酒的每一步都是和时间打交道,急不得。”
酿造糯米酒需要极大的耐心,傅碧荣却乐在其中。他在糯米中加入大黄米、血糯米,酿造出不同口味的产品,还请人设计酒瓶和标签,把普通的糯米酒包装成为颇具特色的文创产品。
这几天,傅碧荣接待了好几批来参加暑期实践的大学生,认真听取年轻人对工坊和产品的看法。“有人建议我往白酒界文艺青年‘江小白’的方向走,以糯米酒甘甜、低酒精度的特点迎合当下的市场消费需求。”傅碧荣说。
傅碧荣还报名参加了今年的定海古城家宴活动,打算把这个古老的民间酒品介绍给更多人,同时试探市场反应。“糯米酒酿造在舟山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是舟山海洋文化的组成部分。传承这份地道的舟山手艺和味道,是一件非常值得坚持去做的事。”傅碧荣表示。
来源:竞舟
UID:593419
UID:559363
UID:1033861
UID:291584
UID:1139309
UID:627988
UID:1354488
UID:1690731
UID:946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