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893076
2025年浙江省高考
总分排名第二、历史选考生中排名第一的
是我们舟山人!
总分721
语文139 数学137 外语146
历史100 地理100 政治99
竞舟小编有幸邀请到学霸姚同学
在这里给大家分享自己
在高中的学习经验与感悟
全是干货
各位家长同学快来转发收藏
]~({;;3o-
PART 01
竞舟小编:
你认为自己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有哪些因素呢?
姚同学:
我觉得我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首先是因为我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从初中到高中遇到的老师人都很好,在学习上会引导我,在生活中会鼓励我;然后我们班的同学也都很好,班级氛围很和谐,我们会合作整理作文素材、互相抽背、讲题,考试之前会互相打气。
其次,我觉得是我的一种持续性的学习心态吧。在学习过程中要清楚自己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从而使自己具有坚持学习的内驱力。虽然我有时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在高中阶段我一直有做计划的习惯,大体还是按照当时的目标和计划一步一步走下来了。
再者,要有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因为高中的时间整体而言是相当紧张的,总是会有复习不完的内容,所以提高学习效率就很重要,这就需要有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就具体方法而言,我觉得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习模式,只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优的。不过,像每周或每天制定小计划并完成总结、对薄弱环节进行刻意练习、画思维导图等都是我认为值得一试的方法。
其实我高考前确实没有想到能在巨佬如云的浙江考到第二,可以说是从首考到高考都基本发挥出了自己的最好水平,我认为稳定的应试心态也功不可没。高考难免紧张,那么就应当在平时的训练中培养在紧张心态下迅速正确地审题解题的能力;同时我觉得没有必要把高考看得太重,高考并不是人生的终点。所以如果将高考看成整个世界,好像高考失败世界就完蛋了一样,就很可能在巨大压力下因过度紧张而发挥失常,反而不能发挥全部实力。
i%hCV o
PART 02
在文科的学习中,你有什么学习技巧可以分享吗?
那我们就先从数学开始吧。就像您刚才提到的那样,我作为一名文科生是没有竞赛基础的,高考的数学成绩也不是特别理想。但就数学而言,我认为可以通过专题训练和错题本的方法进行学习。一方面,对特定方面的题目进行集中突破,熟悉同一知识点的常见题型,以便举一反三;另一方面,我觉得在平时做题的时候,如果遇到易错知识点、实用的二级结论或者新颖的解题思路时,可以在错题本上记下题目。考生在考前可以对错题本中的题目进行复习。关于错题本的话我还想强调一个点,就是错题本并不是只能用来收录错题,也不是所有错题都应收录。
总之,错题贵精不贵多。同时,在二轮复习阶段,我认为可以通过对整张高考卷的限时训练来保持考试手感。同学们之间也可以结成学习小组,一起练习同一张试卷、讨论其中的难题。平时可以刻意去做计算量大的题目如圆锥曲线大题来培养计算能力、提升计算速度,打牢基本功。
此外,语文、英语能力的养成我认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尤其是语文议论文、英语应用文和续写,我认为这方面可以通过审题训练优化审题立意能力,语料素材的积累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采。
至于政史地的学习,我认为具有共同之处:需要大量的背诵,更需要建立在背诵之上的扎实理解掌握。在学习政治时,我觉得可以通过目录、小标题、段首句梳理教材的行文框架,建构起整本教材的内在行文逻辑,明确教材重点内容、核心知识。在学习历史时,可以把历史事件置于时代大背景下,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分析该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与其他事件间的具体联系,从而对历史事件建立起全面深刻的认识。与之相对应的,我们在平时抽查背诵的时候,在抽背“某事发生于哪一年?”的基础上,不妨再问“某年发生了哪些事?”尤其是在选择性必修专题史学习中,这样的背书方法可以建立起看似孤立的历史事件间的关系,提升背书效率。在学习地理时,则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分析各地理现象的成因、影响,通过“要不要?能不能?好不好?”等问题带动对人文地理的学习。
我认为恰如政治必修四中所写:文科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有机整体,没有任何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以对书本知识的真正理解、关系建构为先导,文科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PART 03
当今的许多学生都把自己放在了一种只剩下竞争的氛围里,周围的同学都是自己的“假想敌”,比起和同学一起探讨,他总是怕别人比自己知道的多,然后就一直自己闷着解决问题。那你是怎么看待这种同辈关系的呢,或者说他们在你的高考道路上,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我其实一直觉得班级是一个整体。利用高中政治的内容,整体与部分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我们把周围的人都看作敌人的话,那么我们班级整体也就失去了竞争力;反之,如果同学之间可以保持一种竞争与合作的良性互动,整体会变得更好。此外我认为,如果你和朝夕相处的人都难以建立最基本的信任,那么这种精神内耗会让你没有办法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面。
PART 04
3Q=^&o